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山西杂粮如何振兴崛起?

新闻动态

山西杂粮如何振兴崛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17

玉米面积连年扩张,杂粮版图连年萎缩,战略缺位的山西杂粮产业,由资源变产品,由产品变商品,由商品变名品,加快转型发展究竟该走什么样的路——

深度报道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

沁州黄、汾州香、红芸豆、苦荞麦……说起我省的杂粮,既让我们引以为荣,又让我们情不自禁会联想到“地肥水美、五谷十里飘香”的醉人场景。然而,近年来我省杂粮面积逐步萎缩,个别品种惨遭弃种,所谓的“杂粮王国”正陷入“将来谁来种植”和“产业谁来支撑”的窘境。
杂粮面积十年“缩水”520万亩

统计调查显示,到2010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达2300万亩,已占到全省耕地总数的46%;2011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则达到创纪录的2377万亩,这已是玉米面积连续增长的第11个年份。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孙跃武副处长介绍,目前我省玉米的扩张体现在除晋南之外的所有地方,从技术上讲,和地膜覆盖技术、密植技术的成功推广有关;从政策上讲,与我省近年来大力实施良种补贴、玉米丰产方建设补贴、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关键的是,从收益上讲,与玉米价格稳中有升,省工省时,“产量高、好卖钱”密切相联。玉米面积强势扩张的背后,则是杂粮的面积“被减少”。历史上我省一直以种杂粮为主的高寒冷凉山区,迅速被种玉米所取代。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00年我省杂粮种植面积是2000多万亩,总产近30亿公斤,杂粮尚与小麦、玉米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到了2010年,杂粮种植面积则萎缩到了1480万亩,十年间“缩水”约520万亩,总产量已不足20亿公斤。而这当中,尤以谷子、燕麦面积减幅明显,目前面积分别仅为300万亩和不到100万亩。

这“一增一减”,让我省杂粮加工企业和从事杂粮推广研究的农业专家们“汗颜”。据悉,目前平遥县的两个榨油厂,由于当地花生、葵花、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其所用原料已是东北的大豆;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和顺县青城乡,传统上以种植莜麦为主。如今,这里已是清一色的种植玉米。以盛产小米而著称的武乡县,以前人们播种的一种叫“青谷”的谷子如今已“不见了”。有农民怀念它,因为它的口感好,但他们已经找不到这种谷种。曾被外国专家评为世界上长得最好、最干净的“寿阳荞麦”,因为“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在当地也遭到大量的弃种。

缺少“关爱”一直掣肘着杂粮生产

有限的耕地里,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种植杂粮呢?

定襄县季庄乡横山村农民郭盛凯日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1亩玉米纯收入少说也有1200元,而种植大豆等豆类费时费工,充其量亩纯收入也就900元,再说星星点灯的也搞不成个规模。”在调查中,许多农民告诉记者,种植玉米之所以“合乎民意”,除了国家的补贴相对较多、省事外,主要还是大家觉得政府比较重视大路粮食的生产,跟着大方向走错不了。此外,他们感觉在发展杂粮上,基层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技术指导还不全面,新品种更新还太滞后,这些严重制约着杂粮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户 “谁家不是大片大片种玉米”?折射出的是长期以来重“大”作物、轻“小”作物的农业指导思想在我省的延续或难以实质性的动摇。省农业厅农技推广研究员侯立功对记者说:“以粮食直补为例,自2004年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我省从2007年起才对除薯类外的杂粮作物实施每亩5元的补贴 (2005年和2006年只对谷子实施补贴)。良种补贴全覆盖这一块则一直是玉米和小麦,以及后来新增的水稻和棉花,始终没有杂粮的份。尽管在农资综合直补这一项上,从2006年起到现在,杂粮和玉米每亩的补贴金额基本上‘平起平坐’,但从保护和发展杂粮生产的角度上来看,整体上感觉杂粮还是缺‘补’,因为补贴不仅体现一种扶持,更体现着一种政府的导向。”

无独有偶。说起我省杂粮的现状,省农业厅专门从事油料杂粮作物推广的高级农艺师褚润根也向记者说,虽然从2000年起,我省财政加大了对杂粮生产技术推广的投入,确立了10个杂粮基地县和10个杂粮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每年也都拿出了一定的资金给予扶持,但这和近年来轰轰烈烈实施的玉米丰产方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等相比,还远未见“捏指成拳”的效果。

产业开发先天的“死结”与“硬伤”
不可否认,随着保健食疗渐成时尚,昔日被人们称作“粗粮”的杂粮正走出简陋的农家厨房,上演着一场杂粮版的“灰姑娘”变“公主”的童话。但也不能回避,肩扛我省特色农业大旗的杂粮,在产业开发体系中还是存在着诸多先天的“死结”与“硬伤”。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优质杂粮基地建设首席专家李杰林指出,就我省“豆、麦、粟、薯”四大类17种杂粮现阶段的产业开发现状来看,突出的问题表现为 “两个不稳定”、“三个不适应”和“一个不配套”。

“两个不稳定”是产量和销量的不稳定。我省的杂粮大多分布在山地、旱地,“靠天吃饭”的现状尚难以改变,一般丰歉年杂粮的总产变幅在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销量的年度变幅也很大。究其原因,现阶段我省的杂粮大多以原粮形式外销,年际间的销售总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直接造成营销企业和销售大户不愿冒险收储和开拓市场,一些极具地域优势的产品难以发展或因对生产投入不足而“广种薄收”。

“三个不适应”是品种结构、流通与加工都不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变化。我省的杂粮虽然种类多、分布广,但品种结构仍表现为“多的不好,好的不多”。市场农业要求优质、专用,但我省的杂粮品种多是世代延续的自留农家种,单产低、适应性差,很难大规模推广,以致有人戏称我省的杂粮品种状况是“明朝的糜谷,清明的豆”。在流通上,则多为“坐门等客”,以致于各产区的原粮购销每年总是两种现象:一种是歉收抢购;另一种则是丰年砍价。直接挫伤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和阻碍杂粮产业扩大规模的步伐。最后是加工。加工销售是实现杂粮增值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通过对全省普查及重点调研结果表明,除了几个大型大豆、马铃薯加工厂外,基本上没有形成产业化开发所要求的理想经营模式,制粉、磨面、脱壳或合成加工还是“杂粮变商品”最基本的“路数”。

“一个不配套”就是杂粮产业开发运转体系不配套。杂粮产业包括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全省上下级之间、省直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抓大做强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政府各部门仍存在多头管理、相互分割的现象。杂粮“农田到餐桌”,中间的产业链条还很薄弱。

这些“死结”与“硬伤”或多或少构成了导演“杂粮王国之变”另外一些潜在的元素。

夹缝中的杂粮产业并不乏亮点

一边是产业开发先天的不足,另一边是玉米不断扩张的挤压,近十年来我省的杂粮产业始终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但就是在这种现实的困境中,我省的杂粮产业仍不乏一些成功的“地方经验”。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岢岚县,从1992年起开始引进试种红芸豆。历经十几年的努力,目前该县红芸豆种植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亩左右,年产量达2万多吨,占到全国红芸豆年总产量的1/4、出口总量的1/3,年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农民人均2亩,占到种植业收入的50%以上。产品以其籽粒硕大、色泽鲜艳、绿色无公害,享誉国际市场。2010年,岢岚县正式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华红芸豆之乡”。
探寻“岢岚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当地政府的强力推动。岢岚县并不是一个富裕县,但该县在推广红芸豆上却格外舍得投入。据了解,县财政每年都要千方百计挤出160万元用于红芸豆科技示范区的建设,藉此“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此外该县还别出心裁,将红芸豆发展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县乡村三级联动,量化指标,责任到人,围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共下一盘棋。
红芸豆种红了岢岚,成为岢岚县域经济振翅起飞的 “金豆豆”,体现出的是当地政府以清晰的思路和“产业方式抓农业”践行“一县一业”的一种战略和眼光。
推动杂粮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政府和企业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清徐县的做法则颇具样本的意义。

2011年,清徐县政府出资80万元、山西水塔老陈醋集团出资100万元,共同用于优质高粱基地的建设。为此,清徐县农业局和水塔陈醋集团联合签订 《农企共建万亩优质高粱基地协议》。在此基础上,该县农业局成立粮食高产创建高粱技术指导组,负责高产创建的相关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和宣传工作;水塔陈醋集团则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方式,与万亩高粱基地项目区的村(户)签订种植合同,保证高粱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04元以上收购。

政府在前台组织引导、服务协调,企业在后台以“农民受益我发展的”思想铺路搭桥,一唱一和,各司其职。依托这一“台前台后”模式,该县2011年高粱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582公斤,比大田平均亩增产60公斤,亩增收入144元,在实现农民和企业双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全县高粱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纵论山西杂粮,就不能不说山西米业的骄子——“沁州黄”。 可又多少人知道,“沁州黄”正成为依托财政扶持引领当地农民实现脱贫的一个典范。2008年以来,沁县财政部门每年给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安排1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科技推广,另外安排1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企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投桃报李,2011年,沁州黄小米集团公司与当地2万多户农民签订《沁州黄谷子标准化收购合同》。合同详细规定种植沁州黄谷子的择地条件、种植品种、施肥品名、种植规程、管理措施、收购时间,收购价格、数量、违约责任等,让农户在产前就知道种什么,怎么种,在产后何时收,效益又如何。

“小米加科技”打造扶贫持续力,今日的“沁州黄”已不仅仅是一个耀眼的品牌,而是2万多个农民家庭,告别贫困过上好日子的一个“饭碗”。
据来自省农业厅的最新消息,针对我省杂粮的发展现状,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整合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商品生产基地等措施,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7种优势杂粮。

愿上述这些通过实践“踩”出来成功做法能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开启思路,“吹氧助燃”。

特色+规模+档次杂粮战略性转移的大势

“山西杂粮,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山西农业的一个难点,关键是下一步我们怎么办。”针对山西杂粮如何蓄力发展的问题,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的杂粮专家们对记者如是说。

在他们的主观意识里,盼望着我省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像抓 “菜篮子”一样来抓杂粮的生产;能够积极扶持杂粮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的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资源的配置趋于最大化;能够将杂粮产业作为全省的重点扶贫项目来抓,扶贫首先扶持杂粮产业。其次,既然山西号称“杂粮王国”,就应积极筹建中国最大、最好的杂粮“集散地”,吸引东北、西南、西北三大区的各种杂粮前来贸易,在行业整合的碰撞和融合中打造无所不有、无时有时的流通阵地,实现“购进来储备、销出去赢利”的“链式效应”。再次,杂粮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最好能够结合山西旅游业的优势,在各个层面加大杂粮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保健功能的宣传……条分缕细,大家的一致看法是,让杂粮进入“特色+规模+档次”的轨道,是山西杂粮战略性转移的大势。

特色”就是要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尤其是一些杂粮重点县,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主攻作物和优势产品,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保障,加大优质专用产品的推广。市场需要什么品种就引进推广什么品种,企业要求什么标准,就满足什么标准,重点用“绿色”来带动“特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一些重点产区和特产地要积极通过进行原产地的申报、认证,进行商标注册抢救各种优质品种,保证当地优质专用品种及其系列产品的信誉和社会知名度。

规模”就是充分借助“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的成功办法和《山西省优质小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瞄准谷子、燕麦、荞麦三大优势作物,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依托“一县一业、一区带一品”的产业新格局,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使杂粮主产区的农民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合力打造生产优势和比较效益,让农民重拾种植杂粮的信心。

“档次”就是要在加工增值上有所突破。通过扶持一批现代龙头企业,狠抓它们的吞吐转化能力,实现从“卖原粮”到精深加工的大跨越。精深加工,既要瞄准主食化营养食品、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体现在原粮的精细加工上,又要瞄准杂粮生物营养素高附加值产品,有机嫁接我省传统的酒、醋、乳等产品。创名牌产品更要创名牌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扬优成势,让名牌产生效益,让名牌带动产业。

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在营销上要铺好路搭好桥,真正扶持加工企业“走出去”。 只有“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大流通,才能凸显山西杂粮的潜在效益,杂粮在山西才能真正成为一项“明珠产业”。www.qxtyx.com


 

 


沁县爬山糙小米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山西省沁县友谊西街58号 电话:0355-7152777
邮编:046400   手机: 15203456288  E-mail:279660390@qq.com

 晋ICP备12008796号-1

沁州黄  沁州黄小米 山西小米  山西特产 有机小米